1. 首页 > 茶叶资讯

做茶一年,只赚一堆茶叶的背后:中小茶企,山头茶市场的弱势群体!

  做茶,原本是能赚钱的。

  但后来,茶产业的红利期过了,加上卖茶的人多了。

  做茶,非但赚不了钱,连勉强混口饭吃都有难度了。

  -01-做茶一年,赚了一堆茶

  张老板到仓库找茶叶的时候,感慨了句:

  年初,定了个好好卖茶赚钱的目标,到了年底才发现,卖茶挣来的钱只够糊口,又赚了一大仓库的茶叶。

  老杨淡定地说:不出意外的话,明年也是赚一堆茶叶和好歹还活着。

brand_alt_mark

  卖茶,奇怪的循环

  张老板尴尬地笑道:茶叶虽然卖的慢,但是陆陆续续变现,就是财富。

  老杨果断地说:5年前你就是这么想的。结果,陷入一个奇怪的循环,你赚来的钱呢?收茶了。茶呢?卖了。卖茶的钱呢?又收茶了。

  张老板只能安慰自己说:做茶,好歹还有口好茶喝,能有好茶喝,能养活自己,也是苦中作乐了。

  茶叶,一辈子卖不完

  张老板看着一仓库的茶叶,说:我感觉茶叶越卖越多。

  老杨赶紧补刀:对,不是不想卖,而是茶叶真的卖不动,积压了这么一大仓库。而没有卖掉的茶叶,它就只是茶叶。

  张老板点点头:去年赚了茶叶,今年也赚了茶叶。去年的茶叶没有卖完,今年的也没卖完,明年又要做,茶叶只会越积越多。

  既然一辈子都卖不完,为何还要做那么多茶叶?

  茶友要新茶,市场透明,要用量摊平做茶成本。而茶叶积压,仍坚持做茶,仅仅是,卖茶,真的只为混口饭吃。

  最后,张老板咬咬牙,说:按茶叶估算,资产上千万,事实上,穷的像条狗。以后再也不说自己有几吨茶叶了,丢人的很。

  -02-中小茶商,弱势群体

  茶行业有个奇怪的现象:

  做茶的茶商,无论大小,手里都有很多茶叶,小茶商几吨十几吨,大一点的茶商几十吨上百吨。然而,大多数茶商都是茶叶很多,实际囊中羞涩。

  这种现象的背后,是中小茶企,在山头茶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必然结果。

brand_alt_mark

  山头茶:茶商,弱势群体

  除了干台地茶的大厂,几乎所有做山头茶的茶企,都受制于原料成本。

  生产茶叶原料的古茶树,掌握在茶农手里。这就注定了:纵然茶商把茶叶宣传出花来,茶园承包一到期,茶树又回到茶农手里,茶叶价格涨了,最终都是为茶农做嫁衣。

  原料价格逐年上涨,加上茶农比茶商还会做生意,茶叶玩配额制,刚种下去十来年的小树茶,也要跟古树一起打包卖给茶商。

  终端茶叶市场透明,茶商为了稍微有点利润空间,小树绑定古树卖的配额制,只能认命。

  小茶企面对掌握原材料的茶农,没有定价权,只能用量换一点议价权。茶叶全收,价格便宜点。

  可茶叶全收进来,古树好卖,中小树大积压。最终,茶农赚现金,茶商赚一堆茶叶。

  在山头茶这个江湖里,茶农是地主,茶商是长工。茶商才是弱势群体。

brand_alt_mark

  不合于利而止

  做货真价实的山头茶的小茶企,只要能混口饭吃,都能接受茶农赚现金、茶商赚库存的分配方式。

  但是,当某一天,市场下行,茶商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到实在活不下去的时候,茶商先要求茶农,原料便宜点。

  一般情况下,当惯了地主的茶农是不会同意的。于是,茶商不存茶了,把库存压力甩给茶农,就像2024年一样。

  但是,随着市场下行,存量市场的竞争越加激烈,这个裂痕会进一步撕开。

  这时候,就不是简单的坐在一起商量价格要不要便宜点了,而是各种做局:

  比如,有的茶商,买茶农的门牌号,拿到直播间乱干。

  这种挖自己祖坟的事,茶农居然真把门牌号卖给茶商。

  殊不知,有的茶商,要的就是把源头搞乱,把茶农群体的信任搞砸,市场又回到了茶商这边。

  有的货真价实收茶的茶商,利益分配实在不均时,联合起来做空山头。

  比如,春茶季,某些寨子的茶农,还要开个会,说茶叶决不能低于这个价卖。

  既然茶农不愿意降价,春茶季开始那几天,茶商派小弟上山,高价收几公斤茶叶,为高价凑一把火,把价格捧高。

  等到古树茶上市的时候,茶商集体消失不收茶。

  茶农前些年体验过高收入的快感,采茶做茶都是招工做的,这两年,甚至要借款做茶了。

brand_alt_mark

  收茶的人消失,压力就来到了茶农这边。茶农背着贷款,一旦过了春茶季,心慌啊,赶紧降价,此时,茶商再来低价扫货。

  诸如此类,茶圈商战和明争暗斗,大山深处,精彩着呢。

  写在最后:

  经济的繁荣,能掩盖社会的绝大多数问题。

  今天,茶叶市场种种怪事的根源,都是:茶叶市场下行,存量竞争更加激烈,很多矛盾都暴露出来了。

  这是情理之中、意料之中,非常正常,却难以解决的事。

  这几年,茶农卖茶的价格,就是终端市场的零售价,想一个人吃掉产业链上的所有利润。

  然后,有了茶商以身入局,买来茶农的门牌号乱干,把水搅浑。

  茶农面对茶商,不愿意降价,结果引来茶商做空茶山,像2024年一样,茶叶积压在茶农手里。

  这些无一不说明了:茶产业链上,各有分工才是合理的。茶商虽然是山头茶利益分配中的弱势群体,但茶农以为自己掌握生产资料,就想独自吃掉产业链上的所有利润,是不可能的。

  2025年的山头茶:炒山头的热钱完全没有了。茶商的资金早套在了茶叶上。整个茶叶市场都缺资金。

  山头茶的价格靠什么来支撑,这是从业者最该关心的问题。

  是继续守着高价,换来茶叶持续大积压。还是主动降价,让更多的茶客喝得起好一点的茶。

  这不仅是对茶农的考量,也是茶商即将面临的生死抉择。

  来源:普洱话江湖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本文由发布,不代表普洱茶-安化黑茶-六堡茶-黑茶网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rtnpzs.cn/cyzx/2025-01-22/894.html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weixin888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